墨尔本,一间可居住的画廊 首
2025-09-02 23:35
艺术收藏,是一个将艺术品带回家、与之建立共同生活的过程,通过这种充满感情的对话关系,“家”从一个以功能为主导的空间转变为自我表达的庇护所,它不仅反映出你是谁、是什么造就了当下的你,也同时暗示着你的未来和你将成为谁。在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就坐落着这样一个既是家也是画廊的功能性艺术空间——
,两位年轻的创始人先后在此举办了近百场艺术展览,探索艺术收藏与生活的内在联系。
并非传统艺术专业出身,或许正因如此,他们才能以一种非常规的视角去定义并传播艺术。其中,
展开了一场以铝材料为主题的家具设计实验,他们的设计品牌
因此诞生,以具有材料原始质感的概念性作品形成了独特的品牌风格。
正是基于家具、物品设计以及美学相关领域积累的经验,
逐渐意识到艺术是一种与通用性的语言。因此,他们开始尝试将艺术作品搬进宜居的环境,使之与家具、器物等实用性的设计找到一个共存的平衡点,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Annika Kafcaloudis、Dave Wheeler
内的双层建筑,把上层空间打造成了一个艺术收藏之家,并将其作为下层沿街画廊的补充与延续,展开一幅以生活为主题的艺术图景。
Annika Kafcaloudis、Dave Wheeler
,从一个年久失修、濒临倒塌的空间到如今承办了诸多艺术展览的可居住画廊,
在实用性和美学性两个方面都做到了极致。以空间为切入点,上层居住区域可简单的分为起居室和卧室两个部分,统一的木地板保留了材料的天然肌理与斑纹,使空间呈现出原始且中性的氛围基调。
Annika Kafcaloudis、Dave Wheeler
除了二人设计的铝制家具外,不同艺术家、设计师的作品共同组成了一个沉浸式的体验剧场,从油画、陶艺罐子再到
驱车跑遍整个大洲才找到的款式。通过日常的使用、触摸和调整,这些艺术品和家具装饰被赋予了特殊的感情,反映着两位收藏家的生活哲学。
Annika Kafcaloudis、Dave Wheeler
上层空间建成后,墨尔本的疫情也接近尾声,为了庆祝这个空间的诞生,
搬来艺术家好友的作品布置空间细节,并举办了一场艺术交流的小型聚会和群展。谁也未曾料到的是,这场非正式的“展出”吸引了许多艺术收藏与爱好者,因此两人抓住这个契机成立了
与上层的居住空间相比,下层虽然在名义上是一个正统的商业画廊,但也从来不只是画廊这么简单。
认为展览的本质是构建一个完整的世界,因此除了艺术家的参与之外,他们还会根据每场展览的主题去改变空间的个性,利用照明、家具、器物等功能性的艺术道具打造一个身临其境的实验艺术基地。
不仅想要将艺术融入日常生活,也想通过这种充满趣味性的展览体验改变艺术家的境遇。在成立早期,他们的展览内容多以与之关系亲密的艺术家或设计师的作品为主,即便后来声名远扬,也从不将名气作为评判标准,拘泥于普通商业画廊的经营模式。通过
创立的平台,艺术、设计、摄影等美学类的创作者获得了一个展示自我与平等交流的机会,推动艺术走下“神坛”。
OBJECTS OF FUTILITY STUDIO展
采集分享
举报
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评论一下吧!:)
注册
登录
更多评论
相关文章
-
描边风设计中,最容易犯的8种问题分析
2018年走过了四分之一,LOGO设计趋势也清晰了LOGO设计
-
描边风设计中,最容易犯的8种问题分析
2018年走过了四分之一,LOGO设计趋势也清晰了LOGO设计
-
描边风设计中,最容易犯的8种问题分析
2018年走过了四分之一,LOGO设计趋势也清晰了LOGO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