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西涛:村口渐低的回廊
2025-08-07 20:51
紧邻着沿江的公路,居住在村子里、耕作在村外稻田,形成了汀塘圩村稳定的生活图景。村里的每一户都有一栋房子和一个并不规则的前院,既是庭院也是晒场。院子的形状为交织的村路小径划出,而路由长年的邻里关系约定而成。看似错综的道路系统和自建房子的方位,其实是乡村社会结构的空间映射。
瀫石光艺术生态走廊从这儿开始,沿着古称瀫水的衢江展开,散布着众多艺术家建筑师的作品,吸引了游客,也给村民的生活带来一点改变。在进出村子都会经过的村口,也是这样的一户人家,无例外的包含一座清末的老宅,一个院子、一棵树,院内还有一个 90 年代加建的厨灶间。在这里,tao c 西涛设计工作室设计了一个轻巧的落脚点,既作为整个瀫石光游览路线的休憩导览处,也是村民们进出村子时歇脚和交谈的地方。成为一个本地居民和过路人共有的村口凉亭,让不同的人群可以在这里相遇并自在地交流。
斜楔形的院子被沿江公路、村路与邻居家共用的院墙和老屋同时界定了边界,各自形成不同的夹角。沿着院子轮廓,设计师以轻盈的单柱雨棚包裹四周形成回型的连廊。内檐口以邻居的院墙角度为轴线,顺势切出一个矩形的天井院落,与清代主屋形成5°夹角。这一微小的偏移,让院子作为公路与主屋之间的缓冲,滤去喧嚣,透过江风,也避免了对老屋的冲突。
回廊的四边屋檐拆分为三种不同高度;雨檐层层跌落,回应不同使用需求和周边环境,仿佛跟场地应和的舞步。靠近村路的一侧,连廊经过并斜切剖开原来的厨灶间,形成了咖啡馆的窗口。然后略略低下,形成朝向公路的入口,也引导着人从院内回望江景。
邻居界墙边的连廊更低矮地隐于树冠下,维系邻里院落间的私密;又转到清代建筑正面与老屋门檐相接,从庭院入口的视角压缩成为一条线,不破坏主屋正立面的显现。
老屋内部作为游客接待中心使用。百年的木构房子,墙面斑驳,木柱微微倾斜,呈现出经年居住的痕迹。老屋的改造是一种消极的策略,使用但不占有,置入但不翻新;不抹去痕迹,也不改变老房子继续衰老的进程,而是陪伴其变化和衰败。
取掉填充的木墙板和木楼板,让老建筑的骨架-木梁和木椽清晰地显现。一套纤细的镀锌钢管,穿过木骨架间的缝隙,形成内部的框架展示系统、座椅和灯光;这套寄生在老屋中的轻钢架子,与老的木结构互相交错在一起,轻触但不破坏。地面覆盖一层亮面的黑色环氧树脂地坪,提示着所有新置入的材料都是光滑的发亮的,让房子的原貌清晰可辨却重塑感知。
连廊和内部置入所用的材料是工业标准化的镀锌方管和不锈钢波形板,在镇上的建材店都可以购买到,在现场切割焊接而成。与村子里的一些屋顶和临时棚子的搭接方法近似,这些简易的材料和不特别的做法,有助于安全感的建立,使新的介入消隐于一个中国乡村的日常风景中。
在这个乡村改建项目中,我们谨慎地保持着一个外来者的自觉,轻手轻脚的来,减少表达,通过有节制的介入,在重写与保留之间寻找平衡。作为一种可逆的临时构造,为建筑未来的演变预留可能。
建筑事务所:atelier tao c 西涛设计工作室
采集分享
举报
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评论一下吧!:)
注册
登录
更多评论
相关文章
-
描边风设计中,最容易犯的8种问题分析
2018年走过了四分之一,LOGO设计趋势也清晰了LOGO设计
-
描边风设计中,最容易犯的8种问题分析
2018年走过了四分之一,LOGO设计趋势也清晰了LOGO设计
-
描边风设计中,最容易犯的8种问题分析
2018年走过了四分之一,LOGO设计趋势也清晰了LOGO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