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八旬12年设计:大理·伙山酒店! 首
2025-07-12 08:58
大理双廊镇伙山村,面朝洱海,依山而居,终年收藏着山海之间的光影诗意。建筑师八旬,便生长于此。秉承着祖辈白族人的智慧,在这青山密林间,他耗时12年建造了「伙山美术馆」,召唤热爱艺术的人们,带着情感一探究竟,仿若朝拜。
抵达中央结构内核,方圆变换组合间,更加入几何形态与三角天窗。
精密计算开启的横窗、洞口或天窗,宣告着独特看世界的方式。
美术馆如同一个磁力场,凝聚了伙山村的山林气息、洱海波光与大理云霞,也将人气汇聚于此。因此八旬又在一侧建造更新了木夕大里·伙山酒店,顺山势而展开的三层建筑,好似无中生有,实则却是扎根于土地文脉中。
“木夕”,是“梦”的拆解,八旬愿这是一处梦想家园,少去的那个“木”喻示着未完成,是不断的追求与迭代。如刘家琨说的:“未完成感不是未完工,而是对生长的诱导。”
这是一粒种子的故事,在厚实的土壤中破土遇见光和雨露。而种子并未脱离大地,反而以昂扬姿态反哺。正如八旬所说:“设计者在文脉中蛰伏,见证着一块土地生长蜕变,最终长成自己,在光中起舞!”
酒店三栋坡屋顶建筑顺山势而踞,依大小序列高低排开,层叠间更有聚拢环抱之姿。直面洱海,拥有
度视野,却以低伏姿态融入海岸线。这亦是延续白族“敬自然”的传统,如海岸礁石,成为风景的一部分。
建筑立面以木隔栅、青灰色石材,以及水纹玻璃拼接的立体几何列阵,凸显出温润的避世感。白族传统合院也化身建造的灵感,照壁变为山海取景框,坊屋变作错落的露台,私密庭院嵌套回廊,再现
“家”的围合感。这许是在用现代的手法,转译一首古老的归家歌谣。
顺蜿蜒的山林步道向酒店入口慢行,两侧的粗粝石墙呼应苍山岩脉,草木景观野趣盎然,树干穿越屋顶,枝叶投下流动的光影。
中央庭院刻意保留下原生树木,建筑为其退让、环绕,在八旬心里:
“这里不仅仅是一间酒店,更是在地生命的容器,是表达美好的所在。”
在这间酒店里,所有的空间都是相互贯穿的,走到哪里都走得通,无死角的设计,就像遍布身体的血脉,玩转疏通不阻塞。
踱步在酒店回环廊道间,清浅的水景围绕,圆拱层层递进,半围合的隔断,通透而克制,筑就木与石的交响。而室内公区则充满不规则体块和几何构造,移步异景间,有老式陶罐不经意地出现,犹如一个个休止符,让步履慢行。
摒弃传统酒店的封闭隔间,公区休憩区、餐厅与酒吧被一一串联,墙的消失,是为了让风与光成为导游。
酒吧是一处隐秘的栖所,等待一场品味的仪式。每一杯调酒,都是一场关于气息与温度的构筑;每一次举杯,皆是一种从容的表达。
餐厅被绿荫环抱,可远眺洱海波光,晨起沿木廊观景,手中咖啡的热气混入洱海晨雾,转角处遇炉火噼啪,旅人围坐分享昨夜星辰。
夕阳时分,再冰一壶酒,在一览山脉的酒吧里看大理最美的日落。窗景成为生活的底色,人获得原始自由。
木夕大里的客房便遵循了私密中的通透心法,其采纳悬浮式布局,似积木般错落叠放,确保每个房间三面采光,使得整体木质结构的房间有了暖融氛围。
而房间内每一扇窗,都可截取一段苍山青黛,这不同的窗景,是独享天地的密钥。
米宽窗嵌入地台,形成观景榻,咖啡色沙发套组正对山海,可坐望朝阳染红水面,白鹭掠过窗沿。
“竖窗观山”是窄高窗对向山峰,云雾漫过窗框如活山水卷轴,每日的推窗,即是放山进屋做客。若踏入露台,更是邀云共舞的高光时刻。
“角窗捕绿”是借了庭院绿荫,无论是在客厅饮茶聊天、在书房阅读书写,或在沐浴私汤,伸手皆可触及茂密枝桠,鸟儿在窗台抖落露水……是的,再小的窗,都是自然寄给身心的请柬。
在木夕大里,每一次转角都撞见新世界,直到分不清是人在建筑中游走,还是建筑随着心跳生长。
正如这一方光影泳池,格子窗框逐一排开,引绿光入内,老木结构天花设计,更将中央留出一带天井,其上加入透光隔栅坡屋顶。
如此这般,八旬将大理的“风、光、绿、影”凝练成液态诗篇,以空间为器,为酒店点睛赋魂。华贵从不是金箔镶边,而是让空间彻底臣服于自然律动。
采集分享
举报
别默默的看了,快登录帮我评论一下吧!:)
注册
登录
更多评论
相关文章
-
描边风设计中,最容易犯的8种问题分析
2018年走过了四分之一,LOGO设计趋势也清晰了LOGO设计
-
描边风设计中,最容易犯的8种问题分析
2018年走过了四分之一,LOGO设计趋势也清晰了LOGO设计
-
描边风设计中,最容易犯的8种问题分析
2018年走过了四分之一,LOGO设计趋势也清晰了LOGO设计